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近年來,互聯網醫院發展迅速,在線預約、視頻診療、醫藥配送等服務逐步得到患者認可,既減輕了線下門診的壓力,也給患者帶來了便利。互聯網醫院具有哪些優勢?發展狀況如何?還存在哪些瓶頸?
線上問診醫藥配送 足不出戶即可看病
“這種情況建議到發熱門診看看”“可能和睡眠情緒有關,要來線下評估,做下量表篩查”……12月17日下午4時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桂韋正在該院互聯網醫院為患者義診。當日,該院百余名醫生“云”義診,患者可以在家免費掛號就診。“平時主要利用碎片化時間,為患者線上問診。雖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是方便了患者,感覺非常有意義,值得去做。”桂韋已經累計線上問診788人次,點贊量達到上百人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部副主任、互聯網醫院有關負責人盛敏玲介紹說,和桂韋一樣,該院目前有700余名醫務人員參與線上問診。該院互聯網醫院成立2年來,開設了消化道疾病全程門診、皮膚科、神經內科等48個科目,累計問診訂單量達筆,累計開方量達7570筆,累計開具入院通知單達1460筆,優化了醫療資源配置,極大方便了廣大患者看病。
很多老人不會使用手機,如何使用互聯網醫院?家人可以通過手機,遠程為老人買藥。家住潛山市黃鋪鎮黃鋪村的徐爺爺今年快80歲了,患有消化系統慢性病,以前都是親自或者委托親朋好友,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線下開藥。今年初,他的孫子徐萬臻得知互聯網醫院后,就開始通過手機操作、線上問診,為他的爺爺開藥。“線上問診、開藥非常方便!我平常在北京工作,通過微信上的互聯網醫院小程序就可以幫助爺爺開藥。如果當天下午5點之前開好藥,通常情況下第二天就能收到順豐快遞送來的藥品。”徐萬臻說。
據了解,互聯網醫院為患者提供電子病歷查詢、智能預約問診,患者在家即可與醫生進行圖文及視頻對話;醫生為患者快速開立處方,并由藥劑師審核生成電子處方,患者點一點指頭即可享受快遞送藥上門服務;患者通過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在家就能獲得涵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資源共享利用
近年來,在各項配套措施的支持下,互聯網醫療得以快速發展。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
我省也在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融合發展,加強智慧醫療建設,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衛生健康服務需求。“在互聯網醫院看病,方便得很!以前,在線下看病,因為醫生每次只能開一盒藥,每個月就要去一趟合肥。現在,用手機通過互聯網醫院復診,不用每個月到合肥線下復診了,只需每3個月到醫院做一次基因檢測就行了。”東至縣花園鄉源口村村民葉翠英現在通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互聯網醫院復診,省去了很多麻煩。她7年前勞作時不幸摔倒導致高位截癱,4年前又不幸患上了慢粒白血病。以前,她每個月都要拖著病體,費很大功夫到合肥線下看病,不僅受折磨、花功夫、花路費,由于免疫力低下到人多的地方還容易被感染。
當下,我省互聯網醫院進入加速發展期。2019年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肥京東方醫院等5家醫院,作為我省首批互聯網醫院正式掛牌成立。截至目前,全省互聯網醫院已達數十家。
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互聯網醫院還向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協同診療服務,運用互聯網、遠程診療等技術醫院開通互聯網服務的意義,實現了優質醫療衛生下沉、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有效緩解貧困地區醫療衛生資源不足的狀況,基層老百姓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大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著力解決發展瓶頸
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互聯網醫院還存在著不少痛點。《2021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報告》顯示,互聯網醫院真正能實現有效持續運營的不足10%,大部分處于建而不用或淺嘗輒止的狀態。
目前,互聯網醫院的服務群體有限。“互聯網醫院主要針對的還是復診患者,為他們提供續方服務。”盛敏玲說,通過互聯網醫院,把復診患者等群體分流,減輕了線下門診的看病壓力,提高了門診診療質量。
互聯網醫院的建設成本對醫院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互聯網醫院投入較大,自己建,自己維護,包括機房、服務器、系統研發、運營維護等都需要投入。”盛敏玲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積極推動互聯網醫院發展,充分發揮互聯網醫院便民服務功能。為了提高服務水平,該院還建立了互聯網醫院線下服務區,開通了熱線電話,力爭做到線上線下無縫對接醫院開通互聯網服務的意義,最大限度為患者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