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交匯點訊 “老范啊,最近怎么樣啊!”“孫主任,最近感覺蠻好的。”“張開嘴看看舌頭,卷起來看看”……在江蘇省中醫院,江蘇省名中醫、腎科主任中醫師孫偉正坐在電腦前,通過“云診室”問診,而患者范先生遠在一百多公里外的泰州。
“足不出戶,提前八天通過App掛號互聯網醫院建設模式,上傳化驗單,在預約好的時間段等待呼叫,只要花五六分鐘就看了一次醫生,之后等著中藥快遞到家,真是太方便了。”范先生告訴記者。幾年前,范先生因慢性腎炎前往江蘇省中醫院問診,每半個月都需要來一次南京。“那個時候,搶號太難了,好不容易搶到號互聯網醫院建設模式,需要開車兩到三個小時來南京,不僅開車疲勞,每一次問診路上就要花費五六百元,有時要做其他檢查需要提前一天抵達南京,費時費力費錢。”范先生說,“疫情期間,如果沒有通過互聯網問診,我的病可能就要耽擱了。”
2019年8月,作為獲得江蘇省首批互聯網運營牌照的七家單位之一,江蘇省中醫院互聯網醫院正式上線運行。截至今年10月,江蘇省中醫院互聯網醫院共有401位醫生網上坐診,其中副主任醫生、主任醫生296位;716萬名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預約問診;“云門診”患者達到16.3萬人次。 在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吳文忠看來,互聯網醫院創新了傳統的診療模式,優化了醫療服務流程。特別是很多在線下門診一號難求的名醫“云上坐診”,確實方便了患者。借助互聯網醫院平臺,一方面可實現分級診療、跨區域聯合會診,有效解決三甲醫院和社區、鄉鎮基層醫院間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對緩解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的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起到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擴大了醫院的輻射范圍,患者不僅僅局限于江蘇省,甚至來自海外,為中醫藥走出國門作出了貢獻。 讓數字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近年來,通過互聯網醫院平臺網上掛號、網上問診讓患者看病越來越省心。據不完全統計,到去年年底,江蘇省現已建成105家互聯網醫院,全省互聯網醫療服務達7400萬人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互聯網醫院發揮其便捷、無接觸的重要作用,既減少患者來往醫院交叉感染的機會,也通過與實體醫院的協同配合,將患者急需的特殊醫用耗材、藥品配送上門或送到指定地點,滿足患者復診購藥、醫保結算的需要,解了燃眉之急。
2020年2月5日,江蘇省上線新冠肺炎患者診療平臺,將省內631名確診患者所有的診療資料都集中于此,實時推送給專家組,讓專家組時刻了解每一位患者的治療狀態,使江蘇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得到了同質化、高水平的醫療服務,也為江蘇省實行“零死亡”目標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化的基礎。
互聯網醫院沒有圍墻,并不是一個簡單把線下醫院服務照搬到手機上的網上醫院,而是一個通過互聯互通、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提供更多更充分的醫療、健康服務的大健康平臺和載體。當前,江蘇通過統一規劃建設互聯網醫院,打通醫院的線上線下各個業務環節,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做到了統一的身份識別、統一的健康檔案調閱、統一支付、統一電子發票、統一的證照互認、統一的服務入口的“六個統一”,方便患者就醫看病。 在由省衛健委提供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的統一入口“健康江蘇通”App上,不僅可實現精準導醫、預約掛號、線上支付、網上診療、藥品配送等醫療服務外,也可以實現檢驗檢查報告的查詢,影像診斷報告等查詢功能。據了解,“江蘇健康通”App現在已經惠及6100萬多居民的健康檔案,群眾可以隨時調閱自己的健康檔案,實現了健康檔案的隨身帶、隨時用。 “十四五”期間,江蘇將著力打造衛生健康云建設,建成全省云影像平臺;依托實體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普及互聯網醫療服務,率先建成“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初步建成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能力和發展顯著提升。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