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信息化建設,打通了實現“健康中國”的快速通道。醫療信息化相關企業或許也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
"政策給力、企業發力",2018年被稱為互聯網醫療爆發元年。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以及醫療大數據相關標準的制定,陸續激起千層浪。而一份關于放開線上處方權,加強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的通知,更是引起軒然大波。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要求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允許醫師在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后,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允許藥師在線審核處方、配送藥品。
"此次的《通知》是26號文的具體落地。"成都新醫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成都泉源堂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總顧問夏軍告訴健康界。2018年兩會后,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26號)》,明確允許依托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支持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信息共享,打通在線開方、藥師審核、第三方藥品配送流程,加快實現醫療保障在線支付和"一站式"結算。
互聯網醫療是線上處方的最廣泛落地場景,對此, 醫藥咨詢公司創始人趙衡向健康界解釋,這意味著處方外流,以及互聯網醫療進入規范化發展時期,"主要還是利好分級診療和醫聯體,管理辦法也著重強調了復診,而不是初診,這明確是為分級診療做準備。"
線上處方藥開具已成剛需
米內網發布的《2018年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所有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許可證的網上藥店,藥品銷售額達50億元,同比增長42.5%。去年同期,網上藥店市場藥品銷售額為35億元,較前年增長45.8%。
去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發揮"互聯網+藥品流通"的優勢和作用,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培育新興業態。
互聯網藥品零售如火如荼發展之際互聯網醫院在線處方審核規范,處方藥一直是"禁區"。事實上,近年來網售處方藥是否解禁,收緊或松綁傳聞多次在社會上出現,被業界形象地稱為"翻烙餅"。那么,在線處方的松綁是否意味著向網售處方藥邁進一步?
近年來互聯網醫療領域爆發的一大批創業公司,如以預約掛號起家的微醫,以尋醫問診文主要業務的春雨醫生,以天貓醫藥館和叮當快藥為代表的非處方藥線上銷售等,還主要是相對較輕的診療環節。一旦病情發展到需要治療,互聯網醫療公司就沒法開具處方藥,也不能實施遠程診療。
此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一趟趟跑醫院復診,通常也只是為了開藥。據統計,中國醫院三分之二的病人都是復診病人。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院長黃云旗在此前"梧州模式"成果展上向健康界介紹,"首先,拿慢病病人來說,他們行動不方便,每次到醫院開藥,開了藥以后再去拿藥,患者為了拿日常要吃的藥,每個月要跑兩三趟醫院,而處方外流后,他可以自由選擇藥房,省時又省力。其次,大醫院人滿為患,我們之前統計過,病人在醫院等候取藥的時間大概需要20-30分鐘,排隊浪費很多時間,現在患者可以到平臺藥店去拿藥,也可以在醫院里拿藥,明顯地緩解了醫院排隊等候取藥的狀況,也讓門診病人的人流量明顯減少。"黃云旗補充道,之前大家都在排隊而且等候時間長,容易產生摩擦,處方外流后發生的醫療糾紛也減少了,醫院門診更井然有序。
遠程醫療、線上處方藥開具早已是剛需。去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意見》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依托現有信息系統,開展藥師網上處方審核、合理用藥指導等藥事服務。今年4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到:"允許依托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醫療機構可以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實體醫院基礎上,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允許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醫師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后,允許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在接受健康界采訪時表示,線上處方算是處方外流的方式之一,對藥店而言也是利好的,即便需要藥店配合線下配送。
"原來是實體的三級醫院做互聯網醫院,下一步可能向二級醫院擴展,醫聯體或者區域的互聯網醫院將成為趨勢。"夏軍預測道。與此同時,他認為醫保仍然是最后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