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前言
醫療關系到國計民生醫療智能問答,但是長久以來醫療產業面臨諸多痛點,比如醫生數量短缺、醫藥研發速度緩慢、醫療效率低、醫療支出高等。而把人工智能應用于醫療行業,將對醫療行業起到顛覆性的作用,對于解決這些痛點至關重要。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藥物研發、傳統醫院,以及醫生診療方式等多個領域,顛覆了傳統模式,并將在未來發揮更大作用。本期FABIE為您解讀人工智能與醫療產業轉型及融合。
— 1 —
人工智能對醫療產業的顛覆與重塑
長期以來,醫療產業存在優質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醫生培養周期長、醫生水平參差不齊、誤診漏診率高等問題,這些問題與人類身心健康緊密相連,而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依靠科技的發展至關重要。隨著機器學習、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技術迅速發展,人工智能逐漸滲透到現實應用的各個領域,并賦能傳統醫療服務業。人工智能在醫療方面的應用范圍正越來越廣泛,逐步改變著傳統醫療服務業的運作方式,甚至起著顛覆性的作用。
1.對藥物研發的顛覆
藥物研發需要經過多個階段,從篩選靶點、挖掘藥物到臨床試驗、藥物優化等,傳統藥企研發藥物需要大量模擬測試,研發周期長、成本高、成功率低,不僅過程緩慢,而且耗費人力。據德勤報告,新藥平均研發成本高達15.4億美元,平均研發周期達到14年。而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步改變傳統藥企研發藥物的過程,高盛2016年發布的報告《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數據將推動未來生產力的發展》中指出,通過在藥物研發中整合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可以有效降低研發過程中的風險、節約成本,每年能節約的成本大于280億美元。
人工智能在藥物研發方面的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2019《中國人工智能醫療白皮書》,FABIE產業研究中心整理編輯
2.對傳統醫院的顛覆
很多國家都面臨醫療資源缺乏、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尤其是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醫院很難像其他企業一樣準確、快速滿足消費者的就醫需求醫療智能問答,“看病難、看病貴”“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等問題屢見不鮮,掛號時間長、病床供應不足、找不到專業醫生等給很多人帶來不便。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傳統醫院也正逐步走向“智慧醫院”邁進,表現在醫院的管理運營、掛號診斷等多個方面。其中的人工智能技術,不僅能夠把傳統醫院的職能延伸到就診之前的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等方面,還能幫助醫院智能運行,幫助患者及時就診。
3.對醫生診療方式的顛覆
隨著醫用機器人、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等科技產品在醫療領域的推廣和使用,醫生診療方式發生變革。
醫用機器人技術是醫學、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力學、材料學、計算機圖形圖像等學科集合一體的產物。在輔助診斷醫療方面,膠囊機器人、影像機器人的應用對于減少患者痛苦、協助醫生高效診斷具有重要作用。在手術治療方面,醫生可以通過計算機無線操作控制手術機器人的手術刀對病灶進行處理,這種操作方式比醫生直接手術的傳統方式更為靈活,消除手部顫動、縮小動作幅度。
臨床決策支持系統是幫助臨床醫生做出決策的軟件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計算機的邏輯運算推理模擬醫生診療的思維方式,從而有效做出決策。其中,最著名的是IBM 系統,它可以通過上傳的病例、醫學教科書、醫學文獻等大量資料實現系統培訓,成為診斷腫瘤、癌癥等疾病的專家。
— 2 —
人工智能對醫療產業的整體影響
1.對醫療產業鏈的影響
人工智能與醫療服務業相融合促使醫療產業鏈重構。依據技術層級,可以將人工智能醫療產業鏈分為基礎支撐層、軟件算法層和行業應用層三個層級。其中,基礎支撐層包括醫療數據和計算能力,軟件算法層包括框架、算法和通用技術,行業用戶層包括具體的醫療行業應用平臺和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醫療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