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眾人眼里的“香餑餑”
范大爺終于能保住自己的膝蓋了。
當地的醫生建議過他做膝關節置換術,但他想保守治療。他住的銀川市賀蘭縣不是個大地方,全縣有26萬人口、兩家綜合性公立醫院,但副主任醫師級別以上的不足30人,醫療資源匱乏。銀川賀蘭縣衛生局副局長楊艷軍對36氪感嘆,西北地區“基層醫生、護士是大量短缺的。”
60多歲的范大爺曾在子女陪同下遠赴北京、上海等多地的知名醫院求醫,為了節省費用,他擠硬座、睡地下室,但就醫體驗卻“三長一短”——掛號、候診、收費隊伍長,看病時間短——最終得到的治療方案卻和此前大同小異。
這源于中國醫療資源短缺、分布不均衡,醫患關系也因此緊張。據報道,早在2014年,每天就有多達70萬人次外地患者進京求醫問藥。很多醫生則抱怨,出一天門診,喝水、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最終,范大爺的膝關節卻是在家門口的賀蘭縣第一人民醫院保住的。今年4月,家門口這家醫院,聯絡上了北大三院的運動醫學科楊渝平主任做視頻會診,給出了一套無需置換膝關節的治療方案。楊渝平正是范大爺以前去了北京但卻沒約上的專家。
這次會診,其實得益于當時成立不久的“寧夏互聯網醫院”。這個由互聯網醫療公司微醫和本地機構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合建的互聯網醫院,在當地已經合作了3個遠程會診點,賀蘭縣正是其中之一。
互聯網醫療發展至今,出現的一些稍有名氣的公司,長則做了十多年,短也有三四年。但無論是以微醫為代表起家的預約掛號、還是以春雨醫生為代表主打的輕問診、亦或以天貓醫藥館為代表做的非處方藥網售,這些業務都還浮于醫療領域的淺表層。
互聯網醫院則前所未有地進入到了“診中”環節——有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這塊牌照,原來的咨詢服務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被稱為“診斷”。醫生有權開出處方或檢查單,病人也可以買到處方藥了。
好大夫在線APP中,有“在線看病”和“開藥門診”的功能
從微醫APP中也可以看到,“在線門診”、“在線藥房”設置在頁面居中醒目的位置
過去,以感冒為例,一旦病情發展到有炎癥,互聯網醫療公司都沒辦法解決,因為沒法開頭孢類處方藥;像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病患者,一趟趟跑醫院復診,通常也只是為了開處方藥。據統計,中國醫院三分之二的病人都是復診病人。
對公司們來說,做互聯網醫院是增加收入的一大步。微醫創始人廖杰遠曾披露,2016年微醫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其中互聯網醫院業務的總流水為8億元,終于實現了盈利,而盈利點主要為問診、開藥、健康險銷售。從掛號加號分診轉診,轉型做互聯網醫院的好大夫在線,也在今年3月底宣布獲得了騰訊的投資。
站在患者的角度上,這還可能緩解“看病貴”的問題。按照好大夫CEO王航的說法,因為其對接的藥品配送和檢查檢驗都是第三方機構,“醫生是沒有動力開大處方、大檢查的。反而,越為患者考慮、醫療服務好的醫生,越能在好大夫平臺上吸引更多患者,獲得更高的收入”。王航透露好大夫?智慧互聯網醫院的運營數據是:平均6次問診,醫生才會開具一張處方。在傳統醫院里,這個比例幾乎是1:1。
此舉大受歡迎,好大夫在線多年積累下的醫生和患者量也展現了威力。正式開業當天,“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在線上接待患者的人次,就已達到20萬/天。
但醫療畢竟是一個強監管的領域。互聯網醫療公司們的業務能進展到什么程度,依然極大地取決于國有醫療體系,以及政府部門的態度。
至少在銀川,由于本地醫療資源極度匱乏,銀川的醫院是有強烈動力來通過互聯網醫院進行遠程會診的。本地醫療機構還可以獲得互聯網醫院分發到線下的藥品、檢查檢驗等服務的收入。像范大爺在賀蘭縣的主治大夫范文軍這樣的縣級醫院醫生,同樣樂于在互聯網醫院跟來自北上廣大城市的專家學習。在這種多方受益的情況下,銀川政府也為互聯網醫院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沃土。
于是,在銀川這個偏遠地方,互聯網醫院扎堆了。
在好大夫在線、微醫之后,2017年3月19日(下稱3·19發布會)又有北大醫信、航信景聯、丁香園、春雨醫生、七樂康等15家公司集體與銀川市政府簽約入駐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