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互聯網醫療普及度大幅提升,如何在疫情背景下安心問診,成為了當下患者的訴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少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非常關注互聯網醫院的建設。提出要以人民健康為先,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用科技手段探索“共建共享,全面健康”的新型診療形式。
互聯網醫院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中國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們日益增加的健康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網上預約掛號、繳費已普及,智能導診、線上問診也頗受青睞。
據統計,截至2021年6月,中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2.39億,互聯網醫院成為了不少病患的首選。但“互聯網+醫療”模式的前景與挑戰依然同在,標準化的監管、平臺化的運營以及便民化的服務,均需要針對性的政策,引導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據統計,部分第三方互聯網服務平臺診療咨詢量同比增長20多倍,處方量增長近10倍。但互聯網醫院的潛力依然沒有被充分挖掘。
多重因素限制互聯網醫療的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顧建文表示,互聯網醫療如何定位和發展醫院實現互聯網+?哪些系統,以避免資源閑置、效率低下或重復建設,已成為當前行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是互聯網醫療仍處于“數據孤島”,尚不能有效互聯互通。一方面大部分醫院之間的數據信息不能共享,包括患者生命體征信息、疾病信息、影像檢驗報告、互聯網診療記錄、藥品使用等基礎數據在醫院系統中是一個個“數據孤島”,難以形成互聯互通的合力;另一方面不同監管部門之間的共享渠道不暢通,聯動機制尚未建立,嚴重阻礙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之間相互轉診,居民電子病歷數據庫、區域信息平臺等均無法建立。
探究原因,從主觀方面看,患者病歷實際上體現著接診大夫的經驗和能力,各醫療機構為了各自利益不愿將患者相關信息共享。從客觀方面看,技術標準不統一,不僅各醫療機構使用的信息系統不同,標準化水平低,相互之間難以實現連接,而且各醫療機構的基礎數據庫標準也不統一,即使互聯互通,也難以實現信息共享。
二是互聯網醫療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監督。由于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目前仍處于摸索發展期,現有的法律法規多數將視角集中于“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的準入、執業管理”,并未直接對互聯網診療服務作出明確規范,導致互聯網診療服務的提供沒有明確、可遵循的標準,服務形式和內容尚無統一標準,使得互聯網醫療行業缺乏較為全面的有效監督和制約。
推動互聯網醫療長遠發展
雖然目前遇到一些發展瓶頸,但互聯網醫療仍是未來趨勢。
顧建文表示,要打破“數據孤島”,構建共享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建立統一的醫療行業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將醫療及相關行為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標準化,覆蓋醫療行業全鏈條醫院實現互聯網+?哪些系統,在統一的平臺上進行匯集、管理和使用。建立規范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進行分層管理,能公開的數據及時予以公開,對于不能公開的數據,制定包括使用范圍、使用權限、使用者身份認證等在內的嚴格管理制度。建立完備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通過制度和信息技術手段,做到數據管理和使用可追蹤、可溯源,防止數據泄露。通過構建一個綜合前沿的醫療大數據應用平臺,不僅可以解決各個信息系統數據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消除“數據孤島”,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為醫院臨床輔助決策及醫學科研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推進多點執業,享受線上優質醫療資源。一是完善配套制度機制,加強行業規范監管。二是借助互聯網醫療平臺,培養優質醫療人才。三是借助互聯網醫療,促進分級診療與醫聯體建設。
調動互聯網醫療線上醫生的活躍度。疫情對醫生上線并持續提供線上服務起到催化作用,但醫生最終是否擁抱互聯網醫療并參與其中,這需要互聯網醫療能滿足醫生的多元化需求。
引導“互聯網+醫療”模式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