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工聯網消息() 11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白皮書介紹了新時代中國互聯網發展和治理理念與實踐,分享中國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積極成果,展望網絡空間國際合作前景。
白皮書指出,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在激發數字經濟活力、推進數字生態建設、營造清朗網絡空間、防范網絡安全風險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服務、支撐和保障,白皮書從七個方面進行了總結。
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中國大力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網普及應用,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據研究機構測算,截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9.8%,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日益擴大。截至2022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提升到74.4%。截至2022年6月,中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85.4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4.55億,建成全球規模最大5G網絡,成為5G標準和技術的全球引領者之一。骨干網、城域網和LTE網絡完成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升級改造,主要互聯網網站和應用IPv6支持度顯著提升。截至2022年7月,中國IPv6活躍用戶數達6.97億。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2021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總體產業規模達到4690億元。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0億臺/套,超過79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10萬臺/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安裝使用北斗系統,醫療健康、遠程監控、線上服務等下游運營服務環節產值近2000億元,北斗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持續深化。中國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信網絡等新技術新應用,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快車道。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截至2022年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55.3%,數字化研發工具的普及率達74.7%。
農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中融合應用,智慧農業、智慧農機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應用研究不斷加強。
數字化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電子商務持續繁榮,2021年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5%。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到1.92萬億元,同比增長18.6%。
二、數字技術惠民便民
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不僅有廣度、有深度,更有溫度。互聯網助力精準扶貧取得積極成效。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實施網絡覆蓋、農村電商、網絡扶智、信息服務、網絡公益等五大工程,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聚焦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新應用、可信安全等方面,加快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針對不同群體的信息化服務保障日趨健全。加強信息無障礙建設,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共享數字生活。采取多項措施,為殘疾人信息交流無障礙創造條件。
三、網絡空間法治體系不斷完善
中國始終把依法治網作為加強數字生態建設、構建規范有序網絡環境的基礎性手段,堅定不移推進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推動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健全網絡法律體系。中國網絡立法的“四梁八柱”基本構建,基本形成以憲法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規章為依托,以傳統立法為基礎,以網絡內容建設與管理、信息化發展和網絡安全等網絡專門立法為主干的網絡法律體系。
嚴格網絡執法。建立健全網絡執法協調機制,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傳銷、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違法犯罪行為。深入推進個人信息保護、網絡信息內容管理、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護等領域執法。不斷提升網絡執法的針對性、時效性和震懾力,有效遏制網絡違法亂象,網絡空間日益規范有序。
創新網絡司法。堅持司法改革與信息化建設統籌推進,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司法網絡化、陽光化改革,推出智慧法院、智慧檢務等服務,健全在線訴訟規則,推動互聯網法院“網上案件網上審理”的新型審理機制不斷成熟。開展網絡普法。始終將普法守法作為加強法治的基礎性工作,不斷加強互聯網普法宣傳教育。
四、網上內容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