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范圍
今年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多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紛紛開通在線義診,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義診行動也讓許多人認可了互聯網診療的方式,整體上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向前走了一大步。”好大夫在線CEO王航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大數據分析公司易觀發布的2020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年度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為1336.88億元,相較2018年環比增長35.6%。報告預估,受疫情影響,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元。
此次意見提出,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范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7月,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對醫療機構在線診療的范圍限定為部分常見病、慢性病的復診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并明確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
對此,易觀醫療行業分析師陳喬姍認為,此次意見提出“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范圍”,是鼓勵醫院依附其線下科室范圍內,對更多常見病、慢性病病種的復診開展線上醫療嘗試。
將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
打破互聯網醫療的支付瓶頸一直是行業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去年8月3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明確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按照線上線下公平的原則配套醫保支付政策,為醫保打通在線支付奠定基礎。
今年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規定對符合要求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復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上述《指導意見》提出,國家醫保局將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密切關注指導、及時總結各地的做法,將更多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支持定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面”就醫購藥服務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及時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用藥需求。
此次意見再次重申,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王航認為,醫保的定位是保基本,所以被納入醫保支付的互聯網醫療服務,一定是那些提供了核心價值且性價比高的服務。
陳喬姍表示,在醫保屬地化管理背景下,未來本地互聯網醫療的醫保線上支付結算有望率先打通。
互聯網醫療服務違規更易被發現
一些地方也在積極開展探索。例如,2月14日,天津市醫保局發布《關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支持定點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通知》,率先在省級層面打通互聯網診療服務醫保線上報銷渠道。
這一文件提出,對互聯網診療服務給予醫保支持,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平臺與所依托的實體定點醫療機構共用一個醫保額度管理指標。
此外,武漢市醫療保障局為微醫互聯網總醫院開通醫保支付。該互聯網醫院可為武漢市高血壓、糖尿病、乙肝等10個重癥慢病的參保人員提供線上診斷、處方外配、在線支付和線下藥品配送上門服務。
如果“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該如何監管并保證基金的使用效率呢?
陳喬姍認為,線上比線下更好監管。互聯網醫療服務行為處處留痕,違規操作更容易被發現,線上能夠更好推進醫院流程管理、用藥管理與合理審方等。此外,通過線上對大數據、病征的整理和收集,能夠成為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數據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