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2017年5月9日,國家衛計委辦公廳的一則內部文件流出,其中對互聯網診療行為進行了規范和限制,引發了圈內的廣泛熱議,各種各樣的解讀都有,小無甚至看到了“互聯網醫院將在兩周內全部注銷”這樣的標題,當然獨角獸工作室怪總也在第一時間發出了我們的觀點:互聯網醫療由虛向實,實則重大利好(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怪總原文)。那么光說不練假把式,這里小無就來給各位看官列舉下將受益于互聯網診療新政的創業公司。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互聯網診療活動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為患者和公眾提供基本診斷、治療方案、處方等服務的行為。
第四條 允許開展的互聯網診療活動僅限于醫療機構間的遠程醫療服務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慢性病簽約服務。
首先定下大方向,這里所說的是互聯網診療項目,網上咨詢和非處方行為不在討論范疇。文件中明確指出了互聯網診療項目的兩種類型:to B,醫療機構間的遠程醫療服務。to C,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慢性病簽約服務。既然文件中都已經規定了,摳字眼鉆空子的事兒獨角獸工作室不去做,我們只為大家探探路,真的有項目正好順應了政策的東風。
第七條 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由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提供。
第十三條 慢性病簽約服務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織家庭醫生,利用互聯網技術為簽約的慢性病患者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第十四條 醫療機構不得對首診患者進行互聯網診療活動。當患者出現病情變化需要醫務人員親自診查時,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立即終止互聯網診療活動,引導患者到醫療機構就診。
首先我們來看看to C的項目,文件中規定了這類項目必須由實體醫療機構提供,還必須得是慢病和非首診患者,這基本限定了只有家庭醫生可以做to C的互聯網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政策在2016年中旬推出,屬于政治任務必須完成,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給那些側重于基層醫療的創業項目打了一針強心劑。
社區580
社區580這個名字起的讓人有點不明所以,據說是取自“社區我幫您”的諧音。,項目啟動于2014年底,確立了以服務“分級診療”為核心,建立服務居民、服務醫生、服務社區醫院的移動互聯網平臺,2015年8月產品上線,看來創始人對于政策的預判還是很到位的。
社區580以家庭醫生簽約為切入點,以城市社區衛生中心為突破口,為社區醫院及家庭醫生提供互聯網工具,建立起家庭醫生連接居民、連接專科醫生的通道,打通數據設備環節,優化就醫流程,成為城市居民醫療健康的互聯網入口。產品上線一年時間就攻克了1000多家城市社區衛生中心。(知識點:我國目前共有8806家城市社區衛生中心)
本質上社區580提供的是SaaS云,服務由基于社區醫院的家庭醫生簽約后提供,完全符合新政要求,而且社區580強大的BD團隊已經讓他們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相信如今借助新政的推行會有更多的成果展現出來。
鄰家好醫
鄰家好醫成立于2016年初,創始團隊大部分來自于好大夫和名醫主刀,陣容堪稱豪華,都是互聯網醫療圈里的老司機了,對于政策的發展方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鄰家好醫同樣從家庭醫生切入,定位于家庭醫生集團,幫助家庭醫生打造品牌、獲客,與醫生合伙開診所、運營診所。在利用線上資源方面,不僅將線上與線下結合,也將家庭醫生與專科相結合,把線上的專科醫生資源導入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已經取得的互聯網醫院牌照,做到首診在基層,需要專科醫生介入時由基層醫生協助病人發起在線診療,從而真正為基層醫療機構賦能。
鄰家好醫已在浙江建立自己的樣板診所,打磨標準,目前自建加之合作診所已超過一百家。
本質上鄰家好醫是服務于家庭醫生的,通過獲取企業、社區等多渠道多來源的客戶提升家庭醫生的價值,其所有的互聯網診療行為都是圍繞線下實體診所進行與發展的,可以說與新政不謀而合。
第十九條 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符合分級診療相關規定,與其功能任務相適應。
第二十一條 三級醫院開展的互聯網診療活動主要是與下級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遠程醫療服務,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的互聯網診療活動提供技術支持。
再來看看to B的項目互聯網醫院可以提供首診嗎,其實說白了就是做分級診療,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把患者留在基層,大醫院你別想著把活都攬了,在互聯網診療這件事兒上你就給下邊的小醫院做做指導就好了,不要想太多。這里能想到的可能性就多了,MDT、遠程會診、醫聯體等等,類似微醫這樣的大公司和純做系統的服務商這里就不提了,還是關注下模式創新的創業項目吧。
益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