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2022 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上海和吉林是本次疫情確診人數較多的兩個地區,各地各級各類醫院大部分進入“停擺”狀態,就診量斷崖式下滑,營業收入大幅下降醫院互聯網運營, 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現金流日趨緊張,從而引發醫院“財務危機”。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醫院作為這場戰爭的“主戰場”,仍會經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如互聯網醫院推行、智能化服務上線、醫療流程再造、院感轉型升級、防控成本增加、患者價值運營體系建設等。如何利用好這些挑戰,彌補疫情留下的陣痛和創傷;如何提升醫院管理水平與運營效率,是醫院管理者 亟待解決之重要問題。
01 “線下”與“線上”業務并行運營
今年新冠疫情期后,無論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建設必將再次掀起一股浪潮,加之政府積極推進線上醫保支付,發展線上的互聯網醫院已是大勢所趨。線下醫院和線上醫院并行運營,弱化線上線下門診的區別,發揮“去時空”優勢,將強勢學科輻射到更大范圍。
互聯網醫院的建設,遠不止是上一個信息系統的簡單問題,需要“領導有思路、 醫生有動力、組織有保障”,要從全局角度完善醫院的服務流程,還要有必備的 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人員保障等。落實組織保障,成立領導工作小組,進 行互聯網診療的整體規劃設計、協調推進和組織實施。
02 推動院感防控的轉型與升級
非典時期,醫護人員被感染比例高達 20%。新冠期間,也存在大量的醫護人員被感染。院內交叉感染,實際上與院感防控不到位有很大關系。所以,在保證患者治療的同時,做到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醫院管理者要將院感防控工作重視程度 提高,使其融入日常診療工作之中。還要進一步做到完善人才梯隊、讓感控工作 落到實處、把防控關口向前移。
?首先,把好“三道關”,做好患者排查。
梳理出入通道,做好預檢分診等,把好 “入口關”;通過嚴格排查流程,開展分類緩沖收治,把好“入院關”;通過單間收治、門禁管控、預約檢查、強化應急處置等,把好“住院關”,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及家屬可能造成的院內感染。
?其次,加強“兩類管理”,強化院內管控。
一是加強員工管理。開展復工體檢,范圍擴大至全院所有員工,包括抗疫一線隔離期滿醫護人員、第三方服務人員。返崗后,每日在 OA 手機端進行健康打卡, 建立追蹤監測和異常報告處理流程。二是嚴格院感防控。對所有病區進行終末消毒和效果檢測。將全院分為高、中、低、極低風險區域,分類配發醫用防護物資,引導醫務人員科學防護。
03 特殊時期“績效”創新
在疫情期間或疫情衰退期,醫院績效考核應從個人績效考核轉向科室績效考核, 統籌考核科室醫療工作量和質量,如高難度手術占比、醫保費用等情況,更注重 “增量績效”的傾斜。
如對臨床醫師線上門診、周末診療予以鼓勵;對醫技科室, 則注重提高其核酸檢測和肺部CT檢查效率。
另外,在醫院層面,重點提高重癥 醫學科等綜合能力。以科主任年度綜合績效考核為抓手,依托DRGs 績效分析平臺,環比各科室、各醫療組服務能力、服務效率、服務質量等。科研方面,優化院內學科評估指標體系,提升“科研臨床應用與轉化成果”三級指標占比,鼓勵開展科研攻關。
04 再造醫院流線
今年疫情期間,全國各地發生的院內感染事件再次印證了醫院流線設計的重要性。醫院流線應充分考慮疾病傳播途徑,深度地做好功能分區、潔污分區、人員分流、潔污分流,避免院內交叉感染。特別在發熱門診和傳染病區應重視感控設計,完善醫療流程,發熱門診的出入口、空調系統應與感染科其他門診分開,按照“三區兩通道”(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區,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設計,感染科 設置專用的影像設備、手術室及 ICU 等醫療用房,不能與普通患者共用,避免 院內交叉感染。
05 改造建設“韌性醫院”
面對疫情,我國建筑專家提出了“韌性醫院”的概念,即醫院的設計要考慮到平時和疫情時彈性改造的可能性。在規劃設計中考慮一定的彈性,有些區域可以作 為預留空間醫院互聯網運營,為未來的不確定性留有余地。例如,預留室外空地為醫療隔離區、規范發熱和腸道門診的設計、給排水暖通等設備考慮防疫要求,以及應急規劃預 案和與其相應的物資儲備等。如此,一旦出現疫情等事件,這些預留出來的彈性空間,就可以進行快速改造轉換,以適應疫情期間的秩序就診。
06 提升醫院整體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