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傳真:010—
電子郵箱: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19年1月22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
“互聯網+護理服務”主要是指醫療機構利用在本機構注冊的護士,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主,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護理服務。為規范引導“互聯網+護理服務”健康發展,進一步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等法規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制定本試點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按照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總體要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緊扣護理領域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突出補短板、強弱項,創新護理模式,擴大服務供給,提高服務效率,規范服務行為,保障質量安全,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二)工作目標。經過一年左右的試點,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背景下,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互聯網+護理服務”的管理制度、服務模式、服務規范以及運行機制等。充分發揮試點地區的帶動示范作用,形成可復制的有益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廣,規范引導“互聯網+護理服務”健康發展。護理服務供給進一步擴大,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
二、基本原則
(一)依法開展,規范服務?!盎ヂ摼W+護理服務”要以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為基礎,堅持“線上線下,同質管理”的原則,確保有關服務規范開展,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和護患雙方合法權益。
(二)以人為本,滿足需求。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健康特征和對護理服務迫切需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統籌發展機構護理、社區護理和居家護理服務,增加護理服務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三)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創新護理服務模式,探索培育護理服務新型業態。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遵循市場規律,激發市場活力。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方式,切實保障質量安全。
(四)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鼓勵各地積極探索,結合本地實際和護理工作特點規律,科學穩妥、循序漸進地開展試點工作。及時總結,不斷調整,切實維護群眾健康權益。
三、試點內容
(一)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提供主體。試點地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確定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已具備家庭病床、巡診等服務方式的實體醫療機構(以下簡稱“試點醫療機構”),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派出本機構注冊護士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將護理服務從機構內延伸至社區、家庭。派出的注冊護士應當至少具備五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以上技術職稱,能夠在全國護士電子注冊系統中查詢。鼓勵有條件的試點醫療機構通過人臉識別等人體特征識別技術加強護士管理,并配備護理記錄儀。對于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不良執業行為記錄的護士應建立退出機制。
(二)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服務對象。重點對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復護理、專項護理、健康教育、安寧療護等方面的護理服務。試點地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和人群健康特點,按照突出重點人群、保障質量安全、防控執業風險的原則,確定“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具體服務對象。
(三)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試點地區應當結合實際,在調查研究群眾服務需求,充分評估環境因素和執業風險的基礎上,組織制訂本地區“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原則上,服務項目以需求量大、醫療風險低、易操作實施的技術為宜,可以使用“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相結合的方式予以明確,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