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三級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發展趨勢展望
2020年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國衛辦醫函(2020)515號)(以下簡稱“《通報》"),這是我國實行公立醫院改革以來,第一次由國家統一建立標準體系對三級公立醫院進行績效考核互聯網醫院運營目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以此次《通報》為切入點,回顧三級公立醫院運營管理如何一步步完善,并在此基礎上考察三級公立醫院改革的得失之處,將有助于我們展望未來運營管理發展趨勢,為未來進一步發展提供意見和建議。
一、醫藥費用和收支結構
總體而言,三級公立醫院的運營與內部管理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具體體現在醫藥費用增幅趨緩、收支結構不斷優化兩個方面。
(一)醫藥費用增幅趨緩從醫藥費用增幅來看,《通報》數據顯示,與2016年相比,2018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門診次均費用、住院次均費用增速放緩,住院次均藥品費用、門診次均藥品費用下降。2015年《關于印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衛體改發(2015)89號)發布后,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考核評價工作將區域醫療費用增幅作為主要監測指標,各地主管部門和醫院均出臺各項控費措施。以地區典型案例來看,2019年6月15日北京實施醫耗聯動綜合改革以來至2019年年底,醫藥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6.2%,門急診次均費用、出院例均費用分別增長0.9%、2.6%,是近15年來醫藥費用增幅最低的一個時期。這些都體現了公立醫院的改革使得醫藥費用增幅呈現整體平稔趨勢,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二)收支結構不斷優化從收支結構來看,《通報》數據顯示,三級公立醫院收支結構呈現“三升三降"的趨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重、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重以及收支結余穩步提升,收入結構不斷優化;萬元收入能耗支出、資產負債率、輔助用藥收入占比則穩步降低。此前實施的藥品零加成政策已經初見成效,而耗材零加成的逐步推進也將進一步幫助醫院控制費用不合理增長;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彌補藥品耗材零差率產生的政策性虧損,在幫助切實提高醫務人員待遇水平的同時,也讓醫院的收支結構更加合理。
二、醫院管理模式
三級公立醫院的運營與內部管理能力之所以得以不斷提升,主要是由于醫院的管理模式順應醫改需求。(一)精細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取消藥品耗材加成等對醫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醫院紛紛對照醫改要求,努力做到刀刃向內深化自身改革、轉換運營機制,在發展方式上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而提高醫療質量;在管理模式上也從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轉變,從而提高服務效率。三級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醫院運行成本合理降低,節約型醫院建設穩步推進,“騰籠換鳥”調結構初見成效。(二)收支結構更加合理一方面醫院順應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 ,DRGs)發展趨勢,精細化成本管理,從而削減了各科室、項目、病種不必要的開支,既為病人降低了費用,又為醫院節省了成本,做到了節流,實現了雙贏:另一方面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使得成本結構更加合理,進一步體現了勞務的價值,三醫聯動改革深化使得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的機制進一步完善,壓縮了藥品和耗材價格,從而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的增長,使得醫院的收支結構更加合理。(三)薪酬制度進一步完善2017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7)10號),為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提出了“兩個允許”的概念: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兩個允許"政策的落實使得公立醫院薪酬制度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醫院運營目標,科學評價醫務人員勞動付出,這讓醫院實現不斷優化人員支出結構成為可能。因為允許優績優酬、多勞多得,使得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得以不斷提升,收入也逐步改善,三級公立醫院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重從2016年的32.56%上升至2018年的35.45%。同時,由于薪酬激勵,也使得醫務人員更有積極性,從而讓醫院整體運營效率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