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部委對互聯網+醫療健康事業發展的支持,一大批互聯網企業躍躍欲試加入醫療這個千億級市場的角逐中。
他們有的與個體醫生單線聯系,開通線上問診功能;有的與醫院接觸,承接醫院自助服務場景的建設;還有的自行申請互聯網醫院牌照,試圖成為一家真正的醫院。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曾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舉辦的“安泰交響”高峰論壇活動現場上大致分析了目前互聯網醫院建設的“現狀”,并向那些有志于或者已經在互聯網醫院領域布局的互聯網公司喊話——你們看懂病人的需求在哪里沒?
“百度、阿里、騰訊都進軍互聯網醫院了,在歐洲、美國,大健康產業的產值大約能占到整體經濟總量、財富總量的60%。誰不進入大健康產業,肯定就會落伍。”瞿介明說,我國從2015年開始為互聯網健康產業的成型出臺了很多配套政策和文件,“但允許互聯網醫院開展工作,這是一個比較虛的說法,你說開展什么工作?不知道。常見病、慢性病的常見處方可以開,但它只能開個處方告訴你用什么藥,后面就管不了你了,如果這樣為什么要開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療能做好嗎?肯定不行。”
瞿介明說,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互聯網醫療又火了一把。很多沒法去醫院現場問診的病人,轉戰互聯網。他們可能花上幾十元甚至幾百元,就可以與專家進行線上溝通。這一過程中,病人方便,專家也方便。但同時,其中的問題也顯而易見——專家開了藥,病人還得自己想辦法去買藥;專家沒法在線開具檢查單,病人沒法做必要的科學檢查。
他透露,曾有一家互聯網巨頭的健康版塊負責人與他聯系,想要開一個專家咨詢會,談談為什么他們互聯網醫院做不好。但被他拒絕了,“我發現,互聯網公司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他自己一廂情愿,他沒有考慮病人到底需要什么,沒有考慮線下實體醫院需要什么。如果你不能了解這兩種需求,你沒法做互聯網醫院。”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瞿介明所在的瑞金醫院正式開通了互聯網醫院平臺,通過該平臺,病人可以在線復診開藥,還能開化驗檢查單。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線上開藥、線下配送”“線上開單,線下檢查”等醫療服務。
“我接診的第一位線上患者是一位60多歲的高血壓患者,主要是復診調整藥物。”瑞金醫院高血壓科的洪墨納認為,新的平臺大大方便了慢病患者,醫生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為患者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我就是查房之余在病區完成的線上診療。”
不僅可以線上復診、咨詢、開藥、付費,藥品配送到家,瑞金醫院互聯網醫院還能在線開具檢查并完成預約。目前首批提供在線診療服務的臨床科室包括高血壓科、腎臟內科、神經內科、皮膚科、泌尿外科、乳腺外科及燒傷整形科,醫院將為在2個月內有線下就醫記錄的常見病和慢性病患者,實現在線復診服務。開診首日,即有患者成功預約“在線門診”并順利完成診療和配藥。
瞿介明注意到,當前很多公司都在進入大健康領域為什么要開互聯網醫院,有做醫療服務的、有做藥的、有做保險的,還有做科技系統的,“能不能把這些公司都串起來?不是做藥的就只能盯著做藥,做技術的就盯著做技術。”
他認為,大健康產業鏈應該完全按照需求來提供供給,“從需求方出發把相關的各方串起來,串在鏈上、平臺上。”他說,傳統醫療領域有很多“痛點”,現有線上醫院也有自身的問題,如何把線上醫療和傳統醫院之間有機鏈接,把商保和醫保有機鏈接,才能找到出路。
尤其對大部分醫生而言,他們不是“社會人”,而是“單位人”,在大型三甲醫院門診看病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讓醫生走上互聯網平臺問診,本身就不是“醫院的需求”,“大型醫院目前面臨的挑戰是人滿為患,還有怎樣的醫療服務模式才能提高效率。”
瞿介明認為,“互聯網+醫療”絕不僅僅等同于“電子網絡”,行醫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能把它簡化,“要用互聯網的信息技術來進行整個醫療健康社會資源的重新的優化和整合,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突破,互聯網+醫院+醫生這樣的模式是我認為比較好的未來發展方向。所以我們希望構建這樣一個平臺——支付方、服務方、需求方全都找到自己的站位,這才是一個理想狀態。”
他說,瑞金醫院的小目標是,在比較近的未來把門診就醫的場景搬到互聯網上,實現30%~50%的門診在網上,遠期目標是60%~70%的醫療行為在網上進行,剩下的則必須在線下實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