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伴隨互聯網醫療診療新規政策的落地,在這個“新事物”面前,實體醫院紛紛根據原有業務尋求調整方案,或增加新業務、或改善流程等。對于實體醫院來說,在原有醫院實體上進行流程改造和功能疊加,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也是符合新醫改的大方向。
那么,實體醫院的院長們對于互聯網醫院到底持什么觀點?本文整理了五大三甲醫院院長:北京朝陽醫院院長陳勇、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深圳市人民醫院院長邱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馬曉飛、南方醫院副院長曹瑞,他們對發展互聯網醫院的看法和經驗,供諸位參考。
北京朝陽醫院
院長 陳勇
未來不光有實體,互聯網也有新面貌。
陳勇院長認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實體醫院未來的服務業態一定會發生相應變化,如果醫院不抓住這個時機去學習和應用,遲早會被淘汰。
雖說醫療服務的核心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但是未來各醫院間不僅要拼醫療技術,也需要拼服務,因此任何一家醫院都無法輕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
陳勇院長希望把北京朝陽醫院打造成國家級醫學中心的醫院。其責任是在分級診療體系建設中,把優質的醫療資源更多地輻射下去,推動基層服務能力的建設互聯網醫院系統,使分級診療能夠真正落地。
圍繞這個目標,在北京朝陽醫院嘗試互聯網醫療方面,他提了這些需求:
第一,必須強基層。強基層才能真正實現分級診療,通過互聯網形式能夠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和水平;
第二,通過互聯網醫療建設提高醫院知名度,以及學術學科影響力和輻射力,盡早建設成為國家級醫學中心。
在強基層方面,北京朝陽醫院于2012年開始搭建醫聯體,在全國范圍內以京津冀為核心,逐步輻射縣級醫院。
醫療設備很容易購買,但拍出來的片子需要有經驗的人才能看懂,因此,朝陽醫院也在逐步輻射縣級醫院,通過遠程診斷來幫助縣級醫院,如影像學會診、查房、手術指導等,通過這些方式賦能縣域醫院,將區域醫療中心做強,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為了響應國家“分級診療”、“醫療資源均質化”等政策,陳勇院長在2016年還創立了遠程醫學中心,有效整合特色與優勢醫療專家、醫生、醫療信息,增加了醫療服務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覆蓋面,拓寬了醫療服務范圍。醫院專設“遠程醫學中心”一級科室,專人管理。
該遠程醫學中心采用了基于互聯網、全息無損診斷級的遠程醫療技術;系統平臺采用視頻傳輸設備IX-5000,由高清遠程會診室、遠程醫療平臺、遠程會診端三大部分組成。
除高清遠程會診室外,醫院內的會議室、呼吸科、心臟中心、影像中心(放射)、影像中心(超聲)多個科室設置了會診終端為遠程會診提供了便利條件。
遠程醫學中心以業務為導向,以技術為手段,踐行“互聯網+”醫療創新概念,不斷建設完善遠程醫療業務平臺,拓展遠程醫療業務網絡。
“互聯網+”的概念風起云涌,陳勇院長也擔心在疏于管理情況下,一些大醫院會借此開始新一輪的“跑馬圈地”。他認為“互聯網+醫院”的醫療服務是針對醫院的,重點應該落在縣級醫療機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院長 李為民
互聯網醫院的建設,推動醫院能力的升級
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表示,華西建設互聯網醫院的需求點是關注患者就醫的痛點,關注醫院管理的難點,應用互聯網技術工具創新體驗、創新服務、創新管理,為患者為醫院、為管理的部門、為社會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有助于切實推進分級醫療服務,構建一體化的全民健康體系,全力推進健康中國的戰略。
他更希望,“通過互聯網醫院,希望華西能從現在每天約2萬人次的門診量,最終減少到每天1萬人次的門診量,讓本來不需要到華西的復診病人,通過互聯網醫療下沉到基層和社區。”
李為民院長認為,華西醫院互聯網醫院的建設有力推動了醫院理念的升級,過去以醫院醫生為單位,以業務管理為動向的理念逐步升級為應用互聯網思維將患者、醫院、醫生、社會融為一體,凝聚形成以生命健康為共同價值,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的互聯網醫院全新理念。
在華西的互聯網醫院體系中,在線門診和網絡門診主要針對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不受制于診療地點和時間,為患者和醫生提供了直接在線交流渠道。患者在平臺上提交申請后,醫患雙方通過圖文、語音及實時視頻的方式進行在線病情交流及病歷查看,實現線上疾病咨詢、線上診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