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發展“新城建”,要運用非常多的新技術,如物聯網、云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底層技術,建筑信息模型、虛擬現實、智能卡等應用技術。這些技術正面向民生服務、城市管理、工程項目建設等領域開展深化應用,及時知曉城市隱患、提供智能精準服務、維持項目安全生產運營高效運轉,整體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運行效率。
用好大數據,提升多部門協作能力
【變化】依托大數據、云技術等數字化手段,以往處理“城市病”時各部門“各自為戰”的現象正轉變為“統籌調度”,多部門通過“一張圖”協同作戰,精準配置資源,快速集結力量智慧問診系統,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鏡頭】作為“新城建”試點,濟南市統一了工程建設項目編碼、樓幢編碼、房屋編碼,串聯起各環節業務,逐步實現了住房和城鄉建設數據全共享、業務全協同、服務全上網的目標,達到了以圖管項目、以圖管房和以房查人的效果,為新城建智慧工地、智慧物業、智慧市政提供了詳實、準確的數據基礎。
濟南市通過整合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所有信息系統資源,建設住房和城鄉建設大數據中心,橫向實現與各業務處室應用系統、其他部門相關系統的數據交換,縱向實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業務數據在部、省、市、縣四級業務系統間的數據交換,實現行業內各種資源重組和整合、業務系統互聯互通、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共用,形成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主題庫,打通了各類業務數據之間的壁壘,消除了信息孤島;運用GIS技術打造“住建一張圖”管理系統,將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的管理數據和空間數據相結合,在“住建一張圖”上展示立項、土地、規劃、圖審、施工、質量安全、房測、房產交易、物業、住房保障、城市更新、村鎮管理等項目全鏈條信息智慧問診系統,實現管理網格化,以圖管建設、以圖管房。
為進一步夯實“智慧住建”數據基礎,濟南市摸清住房和城鄉建設家底,開展了在建工程項目和房屋底層數據普查工作,將全市房屋和工程建設項目基礎數據也落到了“住建一張圖”上。
隨著城市化進程提速,交通擁堵對市民出行造成困擾。在“新城建”試點城市杭州,城市交通裝上“智慧大腦”,利用大數據“治堵”。
“以前家門口就是一個大型停車場,車進不去也出不來。現在高峰期時車輛也能順暢通行,看著舒坦多了。”杭州市濱江區王先生說。
王先生家住在濱江區“知名”的交通堵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濱江院區附近,曾經醫院門口全天排起1.8公里車輛長龍是常態。
濱江區的綜合治堵,大數據功不可沒。通過對有限道路資源的挖掘、重塑,在交通治理過程中采用數字化技術,如今該區域高峰擁堵指數由1.9降至1.41,下降25.8%,治理效果直接帶動了社會效益的提升。
“新城建”智慧問診“城市病”,廊坊市智慧環保系統為城市生態環境精準管控開出一副綠色藥方。
“VOCs在線監測”“空氣質量實時監控”“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分析”“污染源自動檢測”……一個個不斷變化的數字、圖標,隨時顯示在廊坊市智慧生態環境大數據監管指揮平臺的界面上。
“運用科技手段,建立一套精準高效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將為城市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增添靚麗底色。”廊坊市環境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空氣質量實時管控平臺、水環境監測預警評估分析平臺、高點視頻天眼監控系統、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等10個系統平臺,可對全市范圍內環境污染情況及各類案件高發區域進行分析評估,大幅提升了生態環境自動智能監管水平。
在福州市,市民耳熟能詳的城區排水防澇“最強大腦”——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是“新城建”的重點項目之一。據福州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系統通過打造感知監測預警的“眼”和預測預報、調度決策的“腦”以及自動化控制的“手”,“眼、腦、手”并用對城區1000多個庫、湖、池、河、閘、站智慧和精準管控,實現全市水系要素可測、可看、可考核、可追溯、可學習、可復制。
靈活應用BIM,實現工程項目全過程監管
【變化】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等為代表的新技術,以勞動密集型、粗放式發展為特征的傳統建筑業,正快步邁向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