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通過互聯網醫院,希望華西能從現在每天約2萬人次的門診量,最終減少到每天1萬人次的門診量,讓另外1萬本來不需要到華西的復診病人,通過互聯網+下沉到基層和社區。”
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在12月29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
當天,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的互聯網醫院正式上線試運行,開啟了國內三甲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的新探索。
華西模式 主導建設開放平臺
在2018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華西醫院推出互聯網醫院上線,基于多年積淀。
自2000年初建立遠程醫療系統,華西醫院的遠程醫療網絡至今已覆蓋3億多人口,每年約有5000多例疑難會診,和61萬次遠程教學。隨著互聯網醫療從2010年初露頭角,醫院又隨即啟動基于信息技術的便民服務措施,包括預約掛號、網絡支付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便民服務方面,華西醫院正在試點專科的全流程就醫服務互聯網醫院系統,包括從患者入院就對其進行術前教育和檢查,等患者真正入院時已經完成所有健康教育和檢查工作,而在患者出院以后,還要為其進行隨訪、用藥指導、康復管理等,甚至對于醫藥的配送工作也已經開始試點。這些基礎建設每個點上的積累,為互聯網醫院整個面的建設打牢了地基。
具體到互聯網醫院建設的各項準備工作,則是從2017年底定下目標。
據華西醫院副院長劉倫旭透露,互聯網醫院的主導建設是醫院2018年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整個黨政班子都非常重視。
上圖摘自華西醫院副院長劉倫旭的演講內容
劉倫旭還說,目前互聯網醫院系統,醫院積極鼓勵內部約1200名具有門診資質的醫生申請認證線上診療資質,而后還會向華西醫院醫聯體機構的醫生逐步開放入駐資格,最終向全國醫生全面開放。
為何如此重視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和平臺的開放性?
李為民在媒體采訪中做了回答。
他表示,首先是符合國家政策號召。政府希望借助現代的信息技術解決看病難等頑疾,把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讓病人就近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其次是符合醫院發展趨勢。醫院希望通過將適宜在基層就近復診的患者引至基層,優化醫院門診病人結構,實現“騰籠換鳥”,讓疑難重癥患者得到更及時和完善的診療服務,同時利于學科發展和科研創新。
再次是符合病人健康需求。通過互聯網+,真正推進一體化的醫療服務,使得患者在華西醫院就診之后回到基層或社區,都能通過信息聯系起來,有助于慢性病及術后病人的康復和健康管理,助力實現“健康中國”國家戰略。
分級診療 優質醫療輻射基層
“互聯網醫院的主要目的,就是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落地。”李為民在媒體采訪中強調到。
在李為民看來,當前分級診療的實施存在三個突出問題。
首先是基層醫療服務的質量問題;其次是患者對基層診療能力的信任問題;第三是大醫院與基層醫院的聯動問題。
“面對復診病人,大醫院不能拒絕不看,也不能將其推到基層就不管了,而是要讓病人知道,我們有通道讓其在通過質量同質化認證后基層醫院就診。對于病人而言,也就是說‘雖然華西醫院把我分到了社區,但是我的診療質量華西依然負責’,這就是一種放心。”華西健康出院康復管理師張琴說。
放心之后,醫療質量的同質性又如何保證?
“以前的情況是,醫生也會覺得,雖然復診病人不需要來華西,但是不來他又能到哪去呢?也就分不下去。”張琴的話一針見血。
對此,華西醫院首先做的是建規范。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26號),互聯網醫院可在線開展常見病、慢性病的復診。具體到實施層面,還缺乏以上疾病的復診規范,這既關乎醫療質量,還關乎醫療浪費及醫保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