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宇宙由物質、能量、信息三大要素構成,物質和能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并遵從 規律E = g其中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信息在物質和能量運動轉化過程中層 出不窮地演變形成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21世紀人類進入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在引導物質 和能量的運動變化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強大,信息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產業,變成具有極 大開發價值的資源,成為新經濟時代的資源。在SIP融合通信技術、互聯網、傳感等新技術的推動下, 逐步形成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溝通的網絡構架一一物聯網。互聯網讓人與人之間的 距離變成零或者忽略不計,只剩下邏輯關系;物聯網讓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距離忽略不 計,變成純邏輯位置關系。互聯網顛覆了人類的傳統信息體系架構,而物聯網融合物質、能 量,將會再次強烈沖擊和改變世界信息體系架構。
如下圖所示,物聯網將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SIP融合通信之后第三次信息產業革命浪 潮,物聯網融合了傳感、SIP融合通信網、云計算、云存儲等多種技術。美國咨詢機構FORRESTER 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信息傳遞的業務,與人與人SIP融合通信的業務相比,將達到30 : 1。物 聯網產業被稱為萬億級的產業,會形成意想不到的大量應用,其市場前景極為廣闊。
全球信息化浪潮
物聯網是第三次信息產業革命浪潮
20世紀60年代越戰期間,越南北方通過胡志明小道向南方運輸軍用物資和人員,胡志 明小道處于密林中,美軍很難發現,為了切斷這條通道,美軍開始漫無目的地狂轟濫炸,效果 并不大,后來美軍在小道附近投下2萬多枚傳感器系統,這些系統提供了車輛活動較為準確 的位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這就是物聯網較為早期的應用實踐。
1995年比爾-蓋茨在他的《未來之路》一書中對未來的描述為:你不會忘記帶走你遺 留在辦公室或教室里的網絡連接用品,它將不僅僅是你隨身攜帶的一個小物件,或是你購買 的一個用具,而且是你進入一個新的、媒介生活方式的通行證。這個設想在那個年代是一個 夢想,因為那時技術水平遠遠沒有達到能實現的條件,但是,比爾-蓋茨的描述為未來信息 技術的發展指引了一個嶄新的方向。
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創造性地提出了 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電 子產品編碼)系統的物聯網構想。1999年,建立在物品編碼.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技術和互聯網的基礎上,美國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物聯網概念。
2005年11月17日,在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ITU 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報告指出,無所不在的“物聯網”SIP融合通信時代即將來臨,世界上所 有的物體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主動進行信息交換。RFID、傳感器技術、無線SIP融合通信技術、云存儲 平臺、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奧巴馬于2009年1月28日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 IBM首席執行 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奧巴馬 回應:刺激經濟的資金將會投入到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中去,這就是美國在21世紀保持和 奪回競爭優勢的方式。
2009年,歐盟執行委員會發表題為《物聯網——歐洲行動計劃》的行動方案,描繪了物 聯網技術應用的前景,提出要推廣標準化、推廣物聯網應用等行動建議。韓國SIP融合通信委員會于2009年出臺了《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目標是要構建世界 最先進的物聯網基礎設施、發展物聯網服務、研發物聯網技術、營造物聯網推廣環境等。
2009年日本政府IT戰略本部制定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戰略«i-Japan戰略2015》,該 戰略目標是到2015年讓數字信息技術如同空氣和水一般融入每一個角落,聚焦電子政務、 醫療保健和教育人才三大核心領域,并培育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