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電話交換機是目前電信設施的基礎元件。處于電話網網絡節點位置的電話交換機,在電話網中完成話路的選路和連接功能,使兩個不直接連接的節點實現高效的點到點通信。所謂選路是指交換機的處理機根據被叫用戶號碼選擇輸出路由(屬于同一局向的話路群);所謂連接是指在交換機處理機的控制下,由接線器完成輸人話路與輸出話路的連接。可以說,電話交換機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電信行業的發展。
從大體上看,傳統交換機結構的演變經歷了3個主要階段:
回顧交換系統的發展歷史,在控制方式上,自動交換機的發展經歷了機電制和程控制兩個階段。
早年的機電制自動交換只限于電話一種業務,又可劃分為步進制交換機和縱橫制交換機兩個階段。步進制電話交換機是最早投入使用的自動電話交換機,它的特點是由用戶電話機的撥號脈沖直接控制交換機的接線器動作,屬于直接控制方式。隨后出現了縱橫制交換機,采用機電式公共控制,把控制部分和話路分開。縱橫制交換機有許多專用的機鍵組合集中千交換局,其控制部分是設備全集中和功能全專用的結構,而機鍵和接口部分大多也是設備集中和功能專用。
其后,機電制交換機過渡至程控制交換機。自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現模擬程控交換機以及70年代初期推出數字程控交換機以來,程控交換技術迅速發展,程控交換系統不斷地進行技術增強和功能增強。技術增強主要是由千微電子和微處理機技術飛速發展的促進,這使得交換系統的硬件不斷更新,進一步縮小體積,降低功耗,提高可靠性和處理能力。功能增強則來自通信網絡變革及業務和用戶需求的推動,這使得交換系統的性能日益完善,從而可以適應窄帶和寬帶ISDN、智能網和個人通信的發展。
從控制結構上看,程控交換機包括集中控制、分級分散控制以及全分散式等結構。對千數字交換機而言,集中控制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分級分散控制出現在70年代中期,而全分散控制則在80年代初期推出。簡單地說,集中控制就是用中央處理機控制全局的呼叫處理,并執行所有的維護管理功能。集中控制的主要優點是控制結構簡單,在充分發揮中央處理機的處理能力方面比較經濟,但對小容晝局不經濟,而且整個系統的處理能力會受到中央處理機的制約。全分散控制的主要特征是中央處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各個模塊都具有獨立的模塊處理機,其自主處理能力顯著增強,在任何兩臺模塊處理機之間可平等地進行通信。全分散控制的主要優點是可以用線性擴充的系統結構經濟地適應各種容姑的需要,呼叫處理能力強,整個系統阻斷的可能性很小,系統結構的開放性和適應性強,然而其機間通信復雜,需要周密地協調整體控制功能和數據管理。分級分散控制的特點則介于兩者之間。
顯然,技術增強和功能增強都與程控交換系統的控制結構密切相關,技術增強和功能增強促進了控制結構的變化和發展,而控制結構的變化和發展又應當有利于實現技術增強和功能增強,在這種交互影響下,開放性和適應性強的分布式控制結構日趨完善,顯示了較強的生命力。
2.呼叫處理與業務控制的分離早期的電信網和電話交換機僅提供基本的語音通信業務。隨著交換機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程控交換機的發展,開始出現多種多樣的電信新業務。但是在傳統的電路交換機中,提供給用戶的各項功能或業務都直接與交換機有關,業務和控制都是由交換機來完成的。傳統的交換網絡采用交換機和信令配合提供業務的方式,必須在交換機的技術標準和交換機的信令標準中對每項業務進行詳細規范。如要增加新業務,首先需要修訂標準,然后再對電話交換機進行改造,每提供一項新業務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而且成本非常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