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當前,社會各界針對改革開放30年正在展開廣泛熱議,而對IT業來說,關于UC(統一通信)的關注熱潮也是一波接一波。
還記得前兩年風靡一時的賀歲片《手機》中的一個情節,牛三斤媳婦李桂花去礦上找他,然后傳達室的大爺就對著廣播說:“現在廣播找人,牛三斤,你的媳婦叫李桂花,李桂花讓我問問你,你最近還回來嗎?”對于如今日益發達的通信技術和應用來說,這個片段著實算是個喜劇,以至于后來還被改編成了一個搞笑版主題歌。
然而,相比上述“廣播找人”,如今風風火火的UC則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近日,思科系統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統一通信事業部產品技術支持經理熊謝剛就蒞臨IT168深刻闡述了UC在企業級通信市場的發展與變遷,以及其相對領先的技術和應用優勢。
通信方式多樣化 整合是關鍵
當然,UC比不了改革開放有30年的發展歷史,其在企業通信范疇也就經歷了十幾年的光陰歷練。十幾年前,熊謝剛初入社會,第一份工作是服務于北電,當時要在江西一個很大的礦山上部署一臺程控交換機,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事情,所以客戶那邊特地舉行了一個開幕儀式,不僅礦長出面而且還請到了當地的縣長。安裝好后,第一個電話便是讓當地的縣長打出去的。可見,十幾年前人們對通信的認識還僅止于電話,但到今天,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除了電話之外,人們的通信手段已經多樣化了,除手機外,還有PC及MSN/QQ等各種即時消息工具。
但隨著通信手段的多樣化,麻煩的事情也隨之而來。比如說,很多人每天一上班,就會開機、上網、收郵件,緊接著還會登陸MSN、QQ、Skype,甚至企業內部有時還有單獨一個IP通工具,這些都是即時通信的一些工具。此外,還有手機對應的電話和短消息,等等這些一旦忙碌起來經常會讓人有眩暈的感覺,不知道該優先處理哪個人的呼叫,最后就成了一邊接著電話,一邊應對電腦屏幕上一堆消息窗口,很是忙不迭。
顯然,就個人事務的通信而言,即時消息的回復可以選擇立即或稍后,甚至干脆顯示為脫機或離開以便減少被呼叫的數量。但如果是事關企業業務的通信,那可能連出現麻煩的狀況也會比個人通信更為窘迫,如可能因為企業的一些生產流程、一些工作不得不去做一些快捷的回復或者做一些快捷的溝通。那么,企業通信應用到底面臨著哪些更為緊迫的需求,又需要什么樣的解決辦法呢?
熊謝剛表示,從根本講,無論通信方式有多么多樣化,也不管其通信手段怎么樣的先進,最終都是解決了一個問題——溝通。這種溝通包括了個人與個人、企業內部員工之間,或者企業跟其合作伙伴之間、企業跟其客戶之間等的溝通。對于這些溝通,我們不必在乎它用了什么樣的技術,只需要在乎這個通訊手段怎么能來得高效、使用起來怎么能來得簡單。到今天來看的話,雖然業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通信方式,但是實際上人們現在面臨的問題還是相當多的。舉個例子,我們用的手機里有一個通訊錄,在手機上我們要給誰打電話,很自然要去查這個人的聯系方式,如他的手機號;我們在MSN上也有自己的聯系人,有一個聯系的MSN的號碼,QQ也是;同樣,對一個企業內部而言,現在大部分企業內部在員工的辦公桌下會貼一張紙,寫明哪個部門、哪一個員工、他的分機號是多少。因此,大家可以看到雖然這些通信方式是多樣化的,但是通信的人是隔離的、通信的環境是隔離的,包括通訊錄、號碼等,都是分別隔離的,沒有整合,這就說明這些多個通信方式之間還是存在障礙。所以作為企業用戶,他們希望有一個什么樣的解決方案呢?就是怎么把這些通信方式整合起來,使得人與人之間、企業內部的員工之間,能用這種方法讓通信變得更簡單,而不是因為通信方式多了以后反而變復雜了。
從目前國內的市場來看的話,大部分的企業還是在用傳統的電話系統,比如說基于程控交換、中繼交換等這樣的一個平臺。這些大概在10年前就開始出現了,就是說雖然電話還是繼續用傳統的電話,但是我們也會想,能不能考慮用網絡解決一下傳輸的問題。所以就出現了一個概念,叫VoIP,也就是說把語言信息放到IP網上傳送一下。
到今天來看,除了解決傳統語音的IP傳送,實際上有很多企業開始考慮,不僅是解決VoIP的問題,還要解決話音的控制問題以及怎么把使用的終端也IP化。這也正式UC最重要的一點。
在這個核心思想的基礎上,IP網上傳送后的語音信息就可以把多個通信方式加以關聯和整合,這也就能解決語音在企業網絡中應用時的通信整合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在此基礎上跟企業的業務運用去聯系、去整合。UC其實就是在這個前提之下提出來的。
當然,人們可以看到UC這個市場實際上還是在一個啟動的階段,目前可以看到的主要應用還是在一些跨國公司和一些大的企業中。因為這些企業的業務很分散,比如說有很多網點、有很多分支機構,企業要解決分支機構之間,或者分支機構跟總部之間的相互之間的溝通等。但是,雖然說UC在這些大企業客戶中的應用比較早,基本上也可以說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從目前來看,這個比例其實還是相對比較小的。
十幾年,到處流行一種長途電話卡——IP卡,那時已經從運營商的層面實現了通信傳輸的IP化,但如今在企業里面用VoIP可能就會有一些困難,尤其是事關人為的阻礙。然而,無論如何VoIP是語音通信的必然發展趨勢,只是業內供應商需要找到合適的推進途徑而已。
對此,熊謝剛坦言,在做市場推廣的時候,確實是碰到了一系列這樣的問題。一直以來,很多企業用戶的信息中心都是把通信和IP網絡分開規劃、部署并管理的,而當語音用IP網絡傳送的時候就會面臨一個問題:怎么把傳統的電話跟IP網相關的職責部門關聯起來?這里所指的關聯因素有很多:如當電話出了問題時歸誰管,這是第一個;第二個,IP網傳送語音所依托的電話是建在用戶的IP網之后,那么原有兩個部門之間的職責怎么來劃分。所以,很多廠商在做VoIP市場推廣的時候確實都會碰到這種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還不止發生在中國。據熊謝剛介紹,在北美、歐洲也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實際上并不牽扯技術問題,很多時候都是牽扯到一個企業的管理、文化、組織架構及其管理模式。相應地,包括UC的提出在內,企業要想解決VoIP所面臨的問題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變革,而是一個漸進的過渡。所以,今天來看的話,企業要部署這些IP的通信系統,需要牽扯到它的管理模式的變更、企業文化的調整等,否則很難跨越這一步。
具體到企業的通信系統來說,傳統的電話是以使用的話機作為終端,并在話機后面拉了一根線,加上后面的控制設備在內,整個是一個專用的系統。也就是說從終端到傳輸,再到后面的交換控制等,傳統的電話都是用一個專用的系統來完成的,而且這個系統只解決打電話的問題。所以,這也就使得傳統的電話系統是在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環境中進行部署和管理的。但是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當把傳統的話機移植到IP網上的時候,首先系統環境就不一樣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話機一旦接到IP網當中就意味著,這根網線上跑的除了話音之外,可能還有電子郵件、多媒體信息,甚至還有可能是企業的核心業務系統在上面運行等。這么一來,首先就會面臨同一張網上怎樣把不同的業務類型管好、運營好,但很顯然這也便意味著用一張網降低了所有通信業務系統部署的成本。
雖然說將通信業務系統集中到一張IP網上有可能帶來網絡運營的復雜化,但是從IP電話本身來講,如電話的自動注冊、自動獲取號碼等方面比傳統的電話還要簡單。舉個例子,傳統的電話部署時,當把電話連上線后需要到程控交換機上做各種各樣的數據設置才能使用,話機本身就像一個傻終端一樣,但IP電話一插上網線便可自動獲得IP地址,獲得電話號碼等等,所以相應的話機也就變得很智能。從話機的角度說,IP電話是聰明了;從管理的角度說,則是簡單化了;但是從整個系統的架構、部署的環境角度來說,運營、維護、管理、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相對是復雜化了。
那么,對于傻終端的傳統話機來說,能不能通過配備相應的管控設備從而讓它智能一些呢?思科在香港有三臺這樣的控制設備,這種設備其實是根據用戶所在的地域,分配不同的IP地址,從而確定不同的號碼。也就是說,不同區域的號碼范圍完全是對應的,從這一點來說,完全是系統自動完成的,只需要在后臺的服務器上設定就可以了。這種智能就像一個簡易版的PC一樣,從話機的角度大大簡化了維護所需的工作量。
但是基于傳統電話系統的智能不可能擴展到建立虛擬語音通道從而保證話音質量、實現話音路由等方面,必須要先IP化,因為傳統語音的帶寬非常小,對語音質量很難保證,更何況IP網絡中經常會夾雜其他信息流,這就表明,要保證話音質量必須先保證一定的帶寬,并搭配相應的流量管控。如對于廣域網的環境,企業的一個分支機構通過ADSL接入到電信,這本身已經限制了語音的網絡環境,而就算這個網絡環境能保證一定的帶寬,但也可能因為該網是接入到互聯網而產生類似于延遲、丟包等問題,這些問題恰恰會影響話音的質量。也就是說,實際上對于局域網來講,64K是很小的帶寬,而如果是公網傳輸的時候,當用戶同時打電話訪問量特別大的時候,網絡就可能會出現堵塞。
因此,IP電話要想更顯其優越性,IP化的網絡部署和管理很關鍵,這也正是UC解決方案將IP電話作為重要組件的原因。當然很多人將UC理解為IP電話也是頗為狹義的理解,UC實際上并不全是讓通信終端IP化,也不是僅僅通過IP電話的低成本來體現其卓越性。最根本的因素是在于,當前企業通信環境的多樣化。舉例來說的話,一個企業在很多分支機構甚至在一些國外都有很多它的員工,其通信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電話的問題,而是這些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員工之間,如開會、一些信息的傳遞、新品展示和推廣等怎么去做?它需要一個平臺把這些東西清晰的傳遞到所有分支機構。后來它用了cisco的(Vebst)的一個方案,也就是電話系統根本不需要考慮需不需要去變更,設不設IP,但是用了(Vebst)以后,只要打開電腦,上了一個設定的Web站點就可以去除距離的障礙實現信息分享。同時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員工不需要出差也不需要住酒店,既節省了時間,也縮短了產品研發的周期。
相對于個人級很多免費的溝通工具而言,人們對UC從出現開始就有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么要花錢裝UC?
熊謝剛認為,除了市場競爭策略的影響外,UC在技術和應用上的確有它的卓越魅力。
首先,在桌面通信方面,的確有很多免費的工具,如QQ、MSN等,但是關鍵的一個問題是,怎么樣把這些多種不同的通訊方式去整合起來。因為未來的通信方式是希望隨時隨地都能實現通信,也就是說不一定會局限在PC上,可能會用手機等更具移動便捷性的終端。
其次,在跟業務的關聯性方面,有一個賣瓷磚的客戶,他的銷售人員基本上不待在辦公室,他唯一的通訊手段就是手機,但如何讓銷售人員的辦公通信與手機發生關聯呢。UC可以實現辦公室電話轉到手機,并留言的功能,還可以讓銷售人員通過手機查看到每一款具體的產品是什么型號、最新報價是多少等。也就是說,一個手機就可以提升到一個移動辦公室的概念。它把統一的消息、統一通信等各式各樣的運用,由以前在辦公室電話和PC移動到小小的手機當中,這樣的話用戶的通信方式來得更便捷,信息的共享來得更簡單,跟在辦公室的效果一模一樣。
我們說,一個企業要采購一個IT產品最終出發點是什么呢?特別是在今年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如果純粹追求一種新技術或幾個新功能的話,都是沒有意義的,企業用戶其實很多時候更多地是想通過部署一個新的應用對企業自身的核心業務帶來好處。熊謝剛說,UC對于企業及其核心業務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企業上了這個平臺以后,企業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溝通會更順暢,業務流程會更簡化,這正是一個企業的IT決策層最希望看到的。
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企業其實有很多的東西都不會上。舉個例子,其實在很多時候用戶都從業務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用以前的做法,打電話講不清楚,發郵件也講不清楚,怎么辦?大家出差坐到一個房間,看到同樣的東西,見到實實在在的人,把這個問題解決。但像前面講到的(Vebst)的應用,以前要花上兩三個星期,現在用戶可以在這個人不出差的情況下,一兩個小時可能就能把所有的問題談清楚。這種作用直接的體現就是減少用戶的參與程度,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來看,UC是把企業業務的流程和協調環節變成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就能解決的小問題。這一點可以看到,UC對企業業務流程上的優化和提升,帶來的效應比單純用戶參與的成本可能更短,這個才是上UC的根本體現,而不是說上了一個統一通信,用了IP電話,以前打長途一分鐘多少錢,現在變成走企業的內網,可能不用錢了,并不是這么簡單。
實際上,由于行業業務應用的不同,UC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需要跟具體行業的業務應用關聯整合起來,這才是UC行業應用的核心價值所在。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大的目標,不同的行業在業務上的應用差別是很大的。
一個相對完整的UC架構可以容納非常豐富的終端類型,如手機、桌面IP電話、桌面地圖、視頻、筆記本電腦以及PC等,并這些各種各樣的通信方式整合,除了把所有的即時消息進行關聯組合外,還可以將一些文件的共享、位置的服務、在線的狀態等進行關聯,但需要注意,這些都無非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溝通平臺,即這個層面只是解決了通信平臺的問題。更上一個層面來講,UC可以企業的很多業務系統,包括各種各樣的應用關聯起來。
與傳統互聯網應用類似,UC所牽扯到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視的部分,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解決。熊謝剛表示,思科本身除了做UC之外,它還在IP網絡上,在安全方面有很多產品,所以它會把這樣一些有利于安全的產品融合在一起。據了解,思科最近推出了一個ASA的防火墻,就把這個防火墻跟UC整合在了一起。這樣有什么好處?第一,外部是看不到內網類似像控制設備的地址等信息的,內部的各種通信終端,不管是各式各樣的UC服務器或者UC當中部署的其他的IP電話、媒體網關等等這些東西都看不到,那么通過這種方式,就解決了比如地址的隱藏問題,然后在這個基礎上考慮各種各樣的加密的機制以及各種各樣的安全的一些策略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第一步解決了UC的部署靈活的問題,不僅解決了企業內部的問題,還可以很靈活地把UC網、把因特網進行延伸,那么在這個基礎上,又同時考慮了一系列的安全,這樣使得UC部署的靈活性、部署的成本降低的同時,UC的使用效率得到了一個提高,這個實際上牽扯很多技術的問題,但這些使得在部署UC的時候,安全性、可靠性能得到一個保證,談不上百分之百,但是今天來說這個方面做得相當好,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全球這么多企業能夠使用UC,特別是思科的UC,能夠得到全面的使用,這也是一個根本原因。
熊謝剛也坦誠,UC目前還是一個發展初期,大家都在用一個標準的協議把很多廠商的東西關聯起來,但這種聯起來只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由于協議的本身或者自身產品發展到現階段的局限,目前基本上有很多統一通信的組件,如果想要作為一個基本的功能使用并互聯互通,現階段是沒有問題,但是要做一個相對比較豐富的高級功能可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UC對于租賃辦公的企業
熊謝剛認為,對于一個相對剛開始建辦公室的企業,比如說也不存在需要在各個城市甚至在跨國等等來建一個企業的辦公環境的話。最關鍵的是,它的電話系統可能對它不是最關鍵的,它可以直接從電信申請直線或者買一個很便宜的集團電話等。所以這個時候談統一通信不是說考慮讓它上一個什么電話系統,而是可以考慮讓它的電話系統跟它的數據網絡等怎么去做融合,以及怎么在一張網上建。
今天來看,企業在一個租賃的辦公樓里,有一個辦公室,人員也不是整天在這個樓里,這就出現很多的流動的人員,比如銷售經常在外面,可能因為出差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到能不能把類似即時消息的通信方式,比如類似像手機上的一些業務的推送。銷售離開辦公室后,所有的電話可以被轉接過來,通信的信息可以推送到手機上等,這個就是解決了把辦公化的方式往移動方式包括手機上、筆記本電腦上轉移的問題。
這是現在很常見的一個事情。所以這些方式恰恰就是電話系統不需要去上IP,而可以上這些系統,來解決讓通訊多樣化的同時實現可移動性。
二、UC對于能上網、有一些基礎應用的企業
對于這種規模,比如說可能有了一定的一些網點,比如說一些分支機構等等規模不一定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解決問題是可以考慮對電話系統作一定的調整。
舉一個例子,因為成本的關系,用戶可能現在沒法把電話全部用成IP電話,但是至少能不能用已有的網將分支機構通過ADSL接入,構成一種企業內網,然后能不能把電話系統疊加在這個網當中,至少解決內部之間打電話用這張網的問題。這個時候電話網可能不用換,但是要解決VoIP的問題。
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慮,部門與部門之間,比如說還有一些什么其他的通訊方式,類似剛才的即時消息的一些通訊方式,同時把即時消息跟這些電話系統,去關聯、去整合。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客戶,他是做游戲的。他有他的研發和他的市場,市場人員經常在外面跑業務,分支機構在二級城市可能就是幾個人出去跑,但是他的研發人員大量的集中在北京和上海,那么這個時候他的研發人員經常是離不開PC的,他大量的通訊方式用的是即時消息。我們就把即時消息跟電話系統結合起來,即時消息可以撥叫他的電話系統,一點擊,可能是他的手機,也可能是他的辦公室電話。這樣把二者做了一個很好的結合,而不是研發部門的人,還可以看看桌面的通訊錄上他的手機是多少,他的桌面電話是多少,這就變的很簡單,一種方式就可以了。這樣,他可能用他的即時消息解決互通的問題。
三、UC對于大型企業
對于大型的企業,比如說他除了電話系統之外,還有很多的其他的通信方式,另外他還有一個很好的VoIP的系統,在很多時候我們會考慮,當按統一通信的這個方式去部署時候,有什么樣的辦法把它的統一通信和它的業務統一起來。
我們做了一個很大的鋼鐵公司,但是這個鋼鐵公司很多時候,它的生產跟它的市場,還有它很多關聯的上下游的一些產業的合作伙伴,比如說給它提供原材料、提供礦石等等,相互之間有很多這種溝通。在這種時候,很多時候為了解決某一種新型的產品出來,他要把很多部門,這些部門可能上下游相互之間的協調等,這種協調就是說怎么樣把這么一個溝通的平臺和他的ERP系統結合起來,業務到了什么階段、什么流程,需要找什么部門的人來開會,來討論什么樣的問題,來共享什么的信息,等等這些做一個結合。
這個結合實際上可以看到統一通信真正的效果。這樣,用戶的業務、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的效率都會有大大的提升了。